兰园管理之通风、温度、湿度、施肥

兰园管理之通风、温度、湿度、施肥

时间: 上午4:08 编辑:

通风

兰园内通风对养植国兰有何连带关系,首先来探讨自然界中风对植物的影响力。风对植物的成长影响至少可分为三方面来说明:

一、蒸散作用:
蒸散作用是植物体中的水分蒸发回到大气中的一个过程。根据实验发现蒸散作用是随着风速增强而增大,但蒸散作用增大至某一点后,它就不再随着风速增强而增大,有时还可能略为下降。风对植物表皮层的蒸散作用影响,远大于植物叶孔的蒸散作用,在自然情况下,风对蒸散作用的影响是由表面形状的粗糙程度来决定的,通常一棵孤立的高大植物受到的影响最大。另一方面而言,若植物的覆盖完全,则风对植物的蒸散作用影响就很小。当然,风对蒸散作用的影响,还与风吹过植物表面时的温度与湿度有关。干热的风常常很快就使植物达到凋萎脱水。

二、二氧化碳的呼吸:
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随着二氧化碳量的供应增加而增强,而二氧化碳的供应量则又受到空气扰动的影响,根据风洞实验,发现风速在每秒167公分之内,植物吸取二氧化碳的量是随着风速的增强而增加,但当风速超过167公分后则二氧化碳吸取量就不再增加。

三、枝叶的破裂作用:
风速太强对植物生长有害,直接受害为叶片,当叶片受到机械伤害,会减低光合作用量与输导作用。从实验中得到下列数据:
1、叶面主脉断裂,即使叶片未受伤害面:
   其输导作用受到34-38%的阻碍。
   其光合作用受到其30%的阻碍。
2、叶面主脉与叶片均具折断裂:
   其输导作用受到99-100%的阻碍。
   其光合作用受到其84%的阻碍。

山林里区域,风常常是限制植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子。在通风良好、又有适度的遮阴、湿度水气自然形成、植物品种的数目之间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强风往往对植物成长具有伤害。中等的风速,对植物成长最佳。当然最适风速,是随植物品种和环境而异,在风洞中实验,虽然生长速率随风速增加而增强,但是当风速超过每秒30公分的最适风速后,其成长速率反而急速减退。
 
温度、湿度
温室养兰、培养储养兰、走廊、阳台养兰、屋顶养兰、庭院养兰、大型基地养兰,均应考量通风问题,而其又牵动温度、湿度,缺一或不足均影响兰科植物成长,国兰在山林间有自然的调节生存方式,我们在仿生环境就不能脱离其自然面,山林间自然风微微徐动,已提供通风、温度、湿度相关环节,在前篇提到温度高低之临界点上至30℃、下至15℃之间是成长的空间,太高或太低都有碍其成长或停止成长,湿度过高或不足相同对兰科植物成长不利,通风不良或滞留空气易引起霉味产生高温,引发国兰病虫害、菌害,相对湿度以65%-85%之间加以细心不急、不徐、不躁,适度的施肥提供其有效之养分,不可以想当然耳的直觉方式管理,都得依照其成长的节气,暨当下环境天候状况下适度调节,你的爱心付出,国兰也知道,这才是个快乐养兰家。

施肥
国兰除仰赖阳光、温度、水分、介质,还需供给充分的营养元素,才能维持正常的成长,维持国兰正常成长所需元素有:
具量元素:碳(C)、氢(H)氧(O)三部份。
主要元素: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等六部份。
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锰(Mn)、硼(B)、及在某种情况下对国兰生长有所帮助之硅(Si)、钠(Na)、铝(Al)等元素。

国兰在成长和发育过程中,必需从大气中摄取二氧化碳,从根部摄取水及氧。二氧化碳由叶片的气孔进入,而由根部吸收水分和氧气,并由叶部组织的叶绿素吸收太阳光线之辐射热能,进行光合作用生成碳水化合物,以供国兰成长及增生有机物质(根、茎、叶和各部位等器官即称有机物质)繁殖下一代的能力。
 
巨量元素之“碳素”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根部呼吸及植物介质经微生物分解所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供国兰利用。

“氢及氧”主要来自水及空气之供给,在适宜国兰生长之光线、温度内之临界点,阳光强度越强,二氧化碳之同化作用越旺,国兰成长之速率相形增快。而大气中之氧气和根部所需氧气不足时,国兰生长与根部伸尝即会受到阻碍。水为原形质主要成分,是维持国兰细胞之渗透压、膨胀压与维持细胞内一切物��代谢,及溶解各种营养物质供给国兰成长之用。

国兰根系内之水、及空气中二氧化碳之配合比率是否适宜,是决定国兰成长之重要因素,栽培管理者若能于平时对水、氧与二氧化碳多加注意,则国兰生产之产量必可大为增加。

施肥有:置肥、浇灌、叶面喷施等方法;施肥时,应该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国兰所需的肥量非常微薄。若是施肥不当,很容易造成无可挽回的不良后果。绝不可大意,更不可以剩下的不浇白不浇给他多些营养,有此可能同时重下祸果,太肥的让他受不了,死了。不能任意施肥,应该配合生长情形与季节因素,因时制宜的给予不同量与不同性质的肥料,才能发挥效力。健康的植株对肥料有强健的融合力。但发育不良的兰株或是老株、幼苗应该少用肥料,其根系不良无法吸收,易造成囤积产生有害因素不可不甚。